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并融入了日常生活和消费活动中,主要体现在:烟酒消费适度,食用油的选择日益倾向健康和安全,较关注奶制品的品质等。
食品的消费行为调查
市民在购买食品决策时的主要因素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口味好、价格适中、口碑好。重庆消费者对于自己喜爱的食品品牌的忠诚度还是很高。大多数的重庆消费者购买食品会选择大中型超市/卖场,小超市/便利店占到33.24%,农贸市场占到21.67%,食杂店/小卖部占到14.51%。调查显示,大中型超市/卖场能成为市民的首选,取胜的原因在于丰富的食品种类、有保障的品质、一站式的购物体验、良好的购物环境。重庆市民对重庆食品市场的满意度调查中食品种类的满意度以50.59%排列第一,商场地理位置以44.29%排列第二、食品质量以39.04%排列第三近六成的市民对服务态度、促销活动和近五成的市民对食品种类、商场地理位置、食品价格、食品质量的态度反应平淡,各商场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工作做得好的商场,满意度越高,能争取到的顾客越多、商机越大。
烟酒消费现状
重庆的男性近5成是烟民,多数被访者表示了解吸烟有害身体健康,95%的烟民有意识的将每日吸烟量控制在一包以内。42.12%的重庆男性要饮酒,但适量饮酒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前提。其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64%的消费者对酒品牌的选择有一定的忠诚度。
食用油消费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家庭食用油购买主要是购买本人做主,而女性做主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重庆市民常用的食用油以食用调和油和菜籽色拉油为主,大豆色拉油、芝麻油、花生调和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等等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市民的用油选择更多。而重庆市民最常食用的食用油以食用调和油为主。重庆市民最常购买的食用油品牌以金龙鱼和红蜻蜓为主,金龙鱼油以43.02%的占比稳居排行榜第一,其稳定的性能、适中的价格、健全的销售网络、强大的广告宣传力度、频繁的媒体曝光率是它保持不衰的原因。
调查显示:重庆本土品牌红蜻蜓在拥有重庆市民的厚爱和支持下,紧追其后,以37.98%的占比排列第二。在重庆市民使用的食用油的价格调查中,发现近五成的市民选择51-70元之间的食用油。重庆市民购买食用油主要考虑的因素排名前三的是:健康(61.47%)、价格(50.88%)、品牌(47.06%)。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在,食品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也深刻反映在人们的消费观上,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重庆市民对于食用油的价格比较敏感,成为购买食用油的第二因素。
奶制品消费现状
尽管近年来频频爆出奶制品安全问题影响了我市居民对奶制品行业的信任,但大多数的市民并没有放弃或降低对奶制品的消费期望,调查发现,100%的受访都重视奶制品在膳食结构中的占比,并表示在未来的奶品制品消费中对品牌的选择会更加谨慎,更加注重对品质的要求,"营养、健康、无添加"是品质保证的关键。
调查还发现,我们市奶制品消费构成主要以液态奶为主,其他奶制品消费含量较低,而随着青少年群体逐步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功能性奶制品的消费也将不断提升。
从品牌上看,蒙牛、伊利、光明、天友、奶牛梦工厂等品牌较受市民青睐,在市场上的消费份额相对突出;其中,市民对蒙牛、伊利等国内知名品牌的消费者要集中在常温奶、功能奶、干乳制品等领域,而对本土品牌的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低温奶,高端奶制品方面。
化妆品消费现状
女性对于容貌的关注毋庸置疑的远高于男性,所有销售渠道的购买占比都显示出女性是购买化妆品的消费主体。百货商场以34%的占比成为重庆市民购买化妆品的首选之地,其次是大卖场/超市,占比为19%,14%的市民则选择化妆品专卖店,网络渠道及其他渠道则占13%左右。
而随着现下商务渠道的不断分流,部分化妆品在特殊的渠道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比如药妆的兴起,在药店这个特殊的销售渠道里也是竞争激烈;此外通过网络购买化妆品的人群比例也在逐渐增多,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但这一体验式消费的行业,货品品质、运输问题、售后问题等方面成为制约网络购物发展的因素。
男性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虽说尚属涓涓小溪,但也在逐年上升,不少男性已经意识到外表是人的第一张名片,干净利索、容光焕发的容颜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并增加自我的满足感及给群体的信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男性美容护肤已被看成是一种工作、交流、社交礼仪的需要。不少中高端品牌通过在女性化妆品专柜设立男士化妆品展示,通过女性消费的推动力,对男性的消费观念有所影响,女性的认同将提高男性的满足感和被认同感,同时带动男士化妆品的销售。
衣着服装消费
据调查统计,目前重庆市人口数量约2884万,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日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开始注重个人的衣着服饰,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的"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显示,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335元,而城镇居民人均用于衣着类的开销达到1698元,占个人平均支出的12.73%,上述数据说明,重庆已形成了服装消费市场,重庆的服装市场将会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是一个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近七成的重庆市民认为价格适中和穿着舒适是置装的主要考虑因素。
据调查显示"价格适中"以65.69%的占比拔得头筹,"穿着舒适"以64.22%的占比紧追其后,成为重庆市民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市民在衣着方面保持着理性消费的同时,追求舒适、时尚和潮流,"样式别致"以35.88%的占比排列第三再次论证了重庆市民特别是女性消费者追求时尚潮流、爱穿、敢穿的趋势,调查中有14.9%的人考虑"颜色喜欢",12.65%的人关注服装"有档次",10.78%的人关注促销活动,10.49%的人重视"品牌知名度",9.51%的人对于服装的做工要求考究,"周围人推荐"、"周围人穿得多"仅以4.51%和1.18%的占比说明重庆人在置装方面特立独行、从众心态不明显。如下图表所示:
对于置装方面,女性群体的关注度远高于男性群体,是各商业业态的重点关注对象。
据本次调查,65%的女性消费者更喜欢逛商场。男性和女性在置装方面关注排名前三的因素都是价格适中、穿着舒适、样式别致,但是两个群体关注因素的排序有所差异,特别对于样式别致方面,女性顾客更为关注。
对于各商业业态来说
关注20-49岁年龄层次的群体的需求是营销核心
通过对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能力分析发现,15-19岁、50-59岁这两个群体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而20-29岁、30-39岁、40-49岁这三个是主体的消费群体,通过从年龄段、性别、收入等交叉分析发现,20-49岁人群中选择各项关注点的比率区域一致,相对来说经济收入稳定、接受的信息量大及快、需求较大、购买能力较强,各项关注点较为均衡。
传统的大型百货商场是首选,重庆的服装消费市场呈现的是多元化格局
调查显示,近四成的重庆市民最常购买服装的场所是大型百货商场,大中型超市/卖场、服装小卖店、品牌专卖店分别以33%、21%、20%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品牌专卖店特别是部分奢侈品品牌入驻重庆,靠着极强的品牌效应、上乘的质量及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人们的关注,也必然影响到高端的消费群体购物习惯的改变。
同时,据调查发现,消费方式正发生着变化,网上购物的比例正逐年增加,15.13%的城市女性有网上购物的经历,而这一比例在2010年仅为9.09%;网上购物群体的年龄段呈年轻化,主要分布在20-39岁之间;对于网上购物,近八成的消费者认为品种繁多、价格低廉、挑选方便是选择它的三大优点,而对于实物与图片有差异、付款不太方便、收货慢、售后服务和资金有一定风险成为主要担心的五大方面,各项指标占比较为均衡。
不过,调查还发现33.5%的城市女性表示"网购不能代替逛商场的乐趣", 因为逛商场是许多城市女性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奢侈品消费现状
近两年来,LV、GUCCI、GIORGIO ARMANI、BURBERRY、GIVECHY、卡地亚等奢侈品企业开始布局重庆、成都、青岛、杭州、西安等二线城市,未来这些城市将成为奢侈品品牌竞争的"主战场"。重庆市民对于奢侈品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群体占7%,认为比较重要的群体占16%,认为一般的群体达到38%,认为比较不重要的群体占16%,认为非常不重要占23%,可以看出,关注奢侈品的群体环比有所提升。女性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关注度要高于男性,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对于服饰类的奢侈品具有更强烈的消费欲望,随着女性的经济独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具有购买奢侈品的经济能力,因此未来女性服装类奢侈品市场将会快速增长。重庆各年龄段的市民对奢侈品牌的关注度、20-29岁年龄段成为明显较大的关注群体。重庆的奢侈品品牌的区域分布显得集中,江北商圈的星光68和解放碑商圈的时代广场、大都会广场等,市场布点不是奢侈品品牌目前的工作核心,如何做好营销宣传、培育自己的消费群体才是当下的核心工作。
商圈消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江北商圈一枝独秀,沙坪坝商圈与解放碑商圈紧追其后,新兴的杨家坪商圈、南坪商圈也在逐渐完善自身的建设,吸引并分流一部分愿意就近消费的群体。重庆市民常去商圈的男女比例显示女性远比男性更爱逛街。年龄分布在20-29岁这个区间的群体成为逛街的主体。调查还发现,各区的市民爱逛自己家庭所在区域的商圈,就近或交通方便的商圈也是常选择的。
资信来源:新浪网
|